“四川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基础厚实。”李云泽在致辞中用一组数据来诠释: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全国第9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新要素加快聚集,目前拥有中央在川科研院所55家、普通高校134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0万人、“两院”院士64人(65人次);创新平台加速落地,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在川成立,4个天府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6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90余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已成为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李云泽表示,四川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衷心希望各位嘉宾多关心四川科技事业、多关注四川创新创造,多为四川推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王凤朝在致辞中代表成都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说,在成都4500年文明史上,有着薪火相传的科技创新基因,今天的成都也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的成都,则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衷心期待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们能够在本次论坛上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共同为促进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发展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王凤朝在致辞中发出了诚挚邀请,真诚希望大家在成都多走走、多看看,为成都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也热忱欢迎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朋友聚焦成都、关注成都,加强务实友好合作,与成都携手并肩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这是该论坛首次从北京移师成都举办。本届论坛延续“开放、信任、合作”主题,设置主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以及16场分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300余位国内外嘉宾将围绕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等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一场场闪烁智慧的思想碰撞。
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经过连续三届的成功举办,论坛积极搭建连接全球科技界的桥梁,已成为一个更好地倡导和推动国际科技共同体合作的开放平台。本次论坛将梳理提出“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并发布“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倡议”“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等成果。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莎米拉·奈尔—贝杜埃勒、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分别视频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唐立新、苏东林、邓建军、石碧、王琪,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省、市有关部门以及日本工程院、德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等专家学者代表、高校院所代表、企业代表等参加开幕式。